郪
复制郪字概述
〔郪〕字拼音是qī 部首是阝, 总笔画是10画。
〔郪〕字是左右结构
〔郪〕字仓颉码是JVNL 五笔是GVHB 四角号码是57427 郑码是AXZY
〔郪〕字的UNICODE是90EA。 十进制为37098,UTF-32:000090ea,UTF-8:E9 83 AA。
〔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三级汉字。
郪的意思
郪
qīㄑㄧ基本解释
①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界首市东北茨河南岸。
②中国汉代县名,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
③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地名 Qi hill。战国魏地。在今安徽省界首县东北茨河南岸。
新郪汝南县,从邑,妻声。 —— 《说文》
2.古县名 Qi county。西汉置,因郪江得名,晋废。隋大业时又置,唐为梓州治所。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南。
郪
qīㄑㄧ详细解释
◎参见“郪江”条。
郪
qīㄑㄧ详细解释
◎用于地名。如郪江,水名,在四川,流入涪江。
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7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3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59頁,第11字
音《唐韻》:七稽切;《集韻》:千西切,𡘋音妻──郪丘,齊地。
《春秋・文十六年》:公子遂及齊侯盟于郪丘。
例又,新郪,魏地。
《史記・蘇秦傳》:說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新郪。〔註〕汝南有新郪縣。
音又,《集韻》:先齊切,音西──義同。
音又,《廣韻》:取私切;《集韻》、《韻會》:千咨切,𡘋音雌。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有郪縣,卽今四川潼川州射洪縣。
注解
〔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郪〕字拼音是q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妻、⻏。
〔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ī] ⑴ 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界首市东北茨河南岸。⑵ 中国汉代县名,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⑶ 姓。
郪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七稽切頁碼第209頁,第13字續丁孫
郪
新郪,汝南縣。从邑妻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千私反頁碼第537頁,第1行,第1字述
新郪,汝南縣。從邑妻聲。
鍇注臣鍇曰:「今廣漢有郪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七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63頁,第3字許惟賢第512頁,第3字
新郪,
段注逗。
汝南縣。
段注見《前志》。《後志》曰:汝南郡宋公國,周名郪𠀌。漢改爲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於此。按《魏世家》。安釐王十一年。秦拔我郪𠀌是其地。今安徽潁州府城東八里有城,故新郪城也。
从邑。妻聲。
段注七稽切。十五部。
郪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13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31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1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66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6頁,第2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20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9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42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60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3頁,第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3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121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642頁【補遺】第1698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95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59頁【崇文】第223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4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311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38頁,第3字 |
郪字的翻译
- name of a stream in Sichuan province
- Xi, Qui (Flussname, Ortsname) (S)
- Xian de Santai
郪的字源字形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