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字概述
〔問〕字拼音是wèn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11画。
〔問〕字是半包围结构
〔問〕字仓颉码是ANR 五笔是UKD 四角号码是77601 郑码是XDJ
〔問〕字的UNICODE是554F。 十进制为21839,UTF-32:0000554f,UTF-8:E5 95 8F。
〔問〕字的异体字是 问
問的笔顺
問的意思
問问
wènㄨㄣˋ基本解释
①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答。~題。~鼎(指圖謀奪取政權)。~津。質~。過~。
②爲表關切而詢問。慰~。~候。~長~短。
③審訊,追究。審~。~案。唯你是~。
④管,干預。概不過~。
⑤向某人或某方面要東西。我~他借幾本書。
⑥姓。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从口,門聲。本義:問,詢問。
2.同本義ask about。
問,訊也。 —— 《說文》皇帝請問下民。 —— 《書·呂刑》時聘曰問。 —— 《周禮·大宗伯》小聘曰問。 —— 《儀禮·聘禮》問人於他邦。 —— 《論語》善問者如攻堅木。 —— 《禮記·學記》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 《樂府詩集·木蘭詩》問其故。 —— 《列子·湯問》跪問其故。 —— 《後漢書·列女傳》景公問政 孔子。 —— 《史記·孔子世家》豹往到 鄴,會 長老,問之民所疾苦。 —— 《史記·滑稽列傳》既克,公問其故。 —— 《左傳·莊公十年》笑問客從何處來。 —— 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康肅問曰。 —— 宋· 歐陽修《歸田錄》公問不至。 —— 《左傳·莊公八年》
到食堂問一下開飯的時間;問途(打聽路徑);問信(打聽消息);問官答花(答非所問);不恥下問;查問;發問;訊問;追問;自問;不懂就問;問字(稱從人受學或請教爲問字);問歲(詢問年歲的豐歉);問禁(初入他國,問其政教上的禁令);問遂(問路。遂,水中可涉的徑路);問對(問,發問);問知(向有學問的人請教);問俗(查訪風俗);問卦(以卜得的卦象來探求吉凶);問經(學習或請教有關經書的問題);問龜(占卜);問課(請教課業)
3.訪問visit。
問士以璧。 —— 《荀子·大略》。注:“謂訪其國事。”天王使南季來聘。 —— 《春秋·隱公九年》。《穀梁傳》解釋說:“聘,問也。”
4.責問ask reprovingly。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 《左傳·僖公四年》
質問;詰問
5.問候;慰問ask after。
伯牛有病, 子問之。 —— 《論語·雍也》齊王使使者問 趙威後。 —— 《戰國策·齊策》周遊城中,家家致問。 —— 《三國志·呂蒙傳》
問牛(形容官吏關懷民間疾苦);問疾(探視病情);問慰(慰問);問省(問侯尊長的起居);問寧(問安);問勞(問候慰勞)
6.過問take an interest in。
不問之秋。 ——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今不問農蠶,而但以飽暖相矜耀。 —— 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
7.審案,審訊 [罪犯]try。
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 —— 《資治通鑑》
審問;拷問;問頭(對罪犯的起訴文書);問擬(審問罪犯);問結(審問結案);問斷(經過審問判了罪)
8.引申爲“判決” sentence。
問絞(判絞刑);問發(判發配)
9.追究look into。
引問委曲。 —— 《資治通鑑·唐紀》按問其家。 ——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是不必問。 ——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不問罪之有無。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問革(問罪罷官);問遣(問罪發配)
10.尋訪look for。
後遂無問津者。 —— 晉· 陶潛《桃花源詩並記》
11.通“聞”。告訴tell。
或以問孟嘗君。 —— 《戰國策》
12.管;有責任(可能被要求作回答) hold responsibility。
出了事唯你是問;不管不問;過問
13.聘問;舊時訂婚,男方向女方下聘禮。源於古“納采”、“問名”的禮節 bride-price。
問親(求親);問聘(行聘;訂親);問肯(求親)
名词
1.周代諸侯國間的一種相互訪問的禮節visit。
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 《周禮》
2.指書信letter。
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 —— 《晉書·陸機傳》
久無家問
3.權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級向下級發佈order。
公問不至。 —— 《左傳》
4.通“聞”。聲譽repute。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 —— 《詩·大雅·緜》遂得光譽令問於天下。 —— 《墨子·非命下》因失吾問。 —— 《莊子·庚桑楚》問喪於夫子乎? —— 《禮記·檀弓上》淑問揚乎疆外。 —— 《漢書·匡衡傳》。顏師古雲:問,名也。
介词
◎表示方向、對象,相當於“向” to。如:問你買酒。
問问
wènㄨㄣˋ详细解释
动
1.向人请教。
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询问、发问、请问。
2.责备、追究。
责问、追问、唯你是问。
3.干预、干涉。
不闻不问、概不过问。
4.审讯、判决。
《红楼梦•第一○三回》:“后来听见你兄弟问了死罪,他虽哭了一场,以后倒擦脂抹粉的起来。”
讯问、审问、问案。
5.为表示关切而探望、拜候。
慰问、访问、问候。
6.馈赠、赠送。
《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
名
1.音信、书信。
《晋书•卷五四•陆机传》:“既而羁遇京师,久无家问。”《宋书•卷四四•谢晦传》:“穆之丧问至,高祖哭之甚恸。”
2.名誉。通“聞”(二)。
《墨子•非命下》:“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
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52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95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3頁,第10字
古文: 𠳅
音《唐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𡘋聞去聲。
《說文》:訊也。
《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
《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例又,《爾雅・釋言》:聘,問也。
《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又,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例又,《正字通》:古謂遺曰問。
《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
《禮・曲禮》:凡以苞苴、簟笥問人者㊟。
《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例又,訊罪曰問。
《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例又,命也。
《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例又,姓。
《廣韻》:今襄州有之。
《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音又,《正韻》與聞同,聲問也。
《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注解
〔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問〕字拼音是wè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口。
〔問〕字造字法是形聲。从口,門聲。本义是問,詢問。
〔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èn] ⑴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⑵ 爲表關切而詢問⑶ 審訊,追究⑷ 管,干預⑸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東西⑹ 姓。
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亡運切頁碼第41頁,第31字續丁孫
問
訊也。从口門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亡運反頁碼第126頁,第6行,第2字述
訊也。從口門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亾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25頁,第9字許惟賢第100頁,第2字
訊也。
段注《言部》曰:訊,問也。引伸爲禮之聘問。
从口。門聲。
段注亾運切。十三部。
白话解释
问,审讯。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门”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口、門聲。從口,表示以言語向人詢問;門聲,表示音讀。從戰國文字到楷書皆承甲骨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問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7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7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0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4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6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7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6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頁,第1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3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26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143頁【補遺】第1630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1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5頁【崇文】第49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4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30頁,第1字 |
問字的翻译
- ask (about), inquire after
- fragen, befragen (V), jd. verhören, jd vernehmen (V), sich nach etwas erkundigen (V), jd. zur Rechenschaft ziehen (V)
- demander, se renseigner, questionner, interroger
問的字源字形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