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
复制珪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畦切頁碼第456頁,第21字續丁孫
圭
瑞玉也。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矦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矦。从重土。楚爵有執圭。
珪
古文圭从玉。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涓兮反頁碼第1073頁,第6行,第1字述
瑞玉也,上員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糓璧,男執蒲璧,皆五寸。圭以封諸侯,從重土。楚爵有執圭者。
鍇注臣鍇按:《周禮》注:「桓圭作雙柱,或以爲雙瓛形;信圭,葢刻爲人形;躬圭亦爲人形;穀璧、蒲璧皆爲糓蒲形。所謂五玉亦曰五瑞,旣分之土田,又以玉爲信也。」
反切………頁碼第1074頁,第1行,第1字述
古文圭從玉。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畦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772頁,第1字許惟賢第1205頁,第2字
瑞玉也。
段注瑞者,以玉爲信也。
上圜下方。
段注圭之制,上不正圜。以對下《方言》之,故曰上圜。上圜下方,法天地也。故應劭曰:圭自然之形。陰陽之始也。以圭爲陰陽之始,故六十四黍爲圭。四圭爲撮。十圭爲一合。量於此起焉。《方言》曰:鼃,始也。多不得其解。愚謂鼃從圭聲。與圭同音。鼃始也,卽圭始也。
公執桓圭九寸。
段注桓,《玉部》作瓛。此不改者,依《周禮》文也。鄭曰雙植謂之桓。桓圭以宫室之𧰼爲瑑飾。
侯執信圭。伯執躳圭。皆七寸。
段注鄭曰:信當爲身。身圭,躬圭皆𧰼以人形爲瑑飾。九寸,七寸謂其長也。
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
段注二玉以穀以蒲爲瑑飾。五寸謂其徑也。
㠯封諸侯。
段注詳《周禮・大宗伯・典瑞》、《玉人》。天子以封諸侯。諸侯守之以主其土田山川。故字从重土。
从重土。
段注重土者,土其土也。古畦切。十六部。
楚爵有執圭。
段注此說楚制之乖異也。其事𢽳見各書。若《國策》之景翠,莊辛。《淮南》之荆佽非,子發。《說苑》之鄂君子晳。呂覽之能得五員者。皆楚執圭者也。高注《淮南》曰:楚爵功臣賜以圭。謂之執圭。比附庸之君。
古文圭。从王。
段注古文从玉。謂頒玉以命諸侯,守此土田培敦也。小篆重土而省玉。葢李斯之失與。今《經典》中圭珪錯見。圭珪移於部末者,許例當如此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土圭尺有五寸,所以量土也,故从土。段云「土其土也」不通。量地曰土,《周禮》「以土圭土其地」。有圭之始,惟土圭而已。从二[土],以土圭土其地也。後用以封諸侯。
《周禮》「琬圭」上圓,其餘皆尖。琰圭正尖矣,故云圭角。珪為後出古文。若正體有偏旁而或體無之,則正體為後出之古文,或體為古文。
从重土者,古有土圭,尺有五寸,所以量土(及日影?),故从土土。段云「土其土也」,不通。○从重土者,算學有里差(?)。
白话解释
圭,象征祥瑞的玉牌。上圆下方。公爵持有的圭牌,雕有华柱,长九寸;侯爵持有圭牌,雕有契符,伯爵持有的圭牌,雕有躬身图 形,它们都是七寸长;子爵持有穀形浮雕的璧,男爵持有蒲形浮雕的璧,直径都是五寸。天子把这些瑞玉赐封给诸侯。字形采用两 个“土”会义。楚国爵位中有持圭的。“珪”,这是古文写法的“圭”,字形采用“玉”作边旁。
圭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05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66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6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07頁,第1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43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14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7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754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86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1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4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81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30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9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06頁【崇文】第482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9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910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70頁,第1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293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257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