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ㄑㄧ

戈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621A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戈部

11画

7画

半包围结构

qi

形声字

DHIT 86 、 DHII 98

IHYMF

HMAK

53200

2058

3861

621A

[13211234534] 横、撇、竖、横、横、竖钩、撇、点、斜钩、撇、点

戚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倉歷切頁碼422頁,第4

戚戉也。从戉尗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長柄有牙狀突出物的戉形兵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千益反頁碼1008頁,第6行,第1

戚戉也。從戉尗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倉歴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527頁,第2許惟賢1099頁,第2

戚戉也。

段注《大雅》曰:干戈戚揚。傳云:戚,斧也。揚,鉞也。依《毛傳》戚小於戉。揚乃得戉名。《左傳》。戚鉞秬鬯。文公受之。戚鉞亦分二物。許則渾言之耳。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而古書用戚者,俗多改爲蹙。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非有《異義》也。《大雅》。戚戚兄弟。傳曰:戚戚,內相親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箋云:戚戚,縮小之貌。其義本相通。而淺人於《節南山》必易其形與音矣。戚訓促迫。故又引申訓憂。《小明》。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度古衹有戚。後乃別製慽字。

从戉。尗聲。

段注倉歴切。古音在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讀戚為蹙。親戚。縮小曰蹙,即縮字之假借。親戚不知由何假借。

親戚,蹙蹙(=戚戚)等,乃𣥹之借,𣥹,至也。

古音蹙。訓縮小者即=縮⊙。親戚,未知其本字。蹙,《說文》無。

古音蹙。訓縮小者即縮字之叚。親戚字,其本字不可知。

白话解释

戚,钺一类的战斧。字形采用“戉”作边旁,“尗”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戚」字作長柄具有牙狀突出物的斧頭形兵器。在六書中屬於象形。金文改成從戈或從戊,並將斧頭形部分變成「尗」聲。戰國文字及隸書將兵器上的牙狀物加以線條化,寫成「卅」上下之間或黏或斷。篆文改成「从戉、尗聲」。隸書又將左側分離成「人」旁與「卅」旁而成「」形。楷書則變成從戊、尗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6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07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800頁
4說文校箋第559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502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85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11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4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8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3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536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441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375頁【補遺】第17872頁
14通訓定聲第113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2頁【崇文】第4405頁
16說文句讀第1824頁
17說文新證第86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529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986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74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