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貝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91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08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85頁,第4字
音《廣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𡘋音蠈──盜也。
《玉篇》:刧人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傳〕殺人曰賊。
例又,《詩・大雅》:不僭不賊。〔傳〕不殘賊。又,《左傳・僖九年》:不僭不賊。〔註〕賊,傷害也。
例又,《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疏〕賊,虐。
例又,害苗之蟲。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傳〕食節曰賊。〔陸璣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注解
〔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貝部。
〔賊〕字拼音是zé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貝、戎。
〔賊〕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戈,則聲。刀毀貝, 始見於西周金文。本义是殘害;傷害。
〔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éi] ⑴ 敗壞;毀壞。《説文•戈部》:“賊,敗也。”⑵ 害,傷害。《玉篇•戈部》:“賊,傷害人也。”⑶ 殺戮;殺害。《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⑷ 作亂叛國危害人民的人。《周禮•秋官•士師》:“二曰邦賊。”⑸ 搶劫或偷竊財物的人。《玉篇•戈部》:“賊,盜也。”⑹ 讒毀。《逸周書•皇門》:“是人斯乃讒賊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國。”⑺ 邪惡的,不正派的。如:賊頭賊腦。《史記•龜策列傳》:“寒暑不和,賊氣相奸。”⑻ 克制;制約。《公孫龍子•通變論》:“白足之勝矣而不勝,是木賊金也。”⑼ 暴虐,狠毒。《史記•游俠列傳》:“(郭解)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衆。”⑽ 狡猾。如⑾ 方言。很(多用於令人不滿意的或不正常的情況)。如⑿ 一種專食苗節的害蟲。《爾雅•釋蟲》:"食節賊,食根蟊。”
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