竷
笔顺 反馈

复制

kǎn ㄎㄢˇ kàn ㄎㄢˋ

立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7AF7
汉语字典

立部

20画

15画

左右结构

kan

kǎn kàn

UJTT

YJHEE

SUMR

07447

7AF7

[41431251112354152354] 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横撇/横钩、捺、横、撇折、竖、撇、横撇/横钩、捺

竷字概述

折叠展开

〔竷〕字拼音是kǎn,kàn 部首是立, 总笔画是20画。

〔竷〕字是左右结构

〔竷〕字仓颉码是YJHEE 五笔是UJTT 四角号码是07447 郑码是SUMR

〔竷〕字的UNICODE是7AF7。 十进制为31479,UTF-32:00007af7,UTF-8:E7 AB B7。

〔竷〕字的异体字是

竷的意思

折叠展开

1kǎnㄎㄢˇ

基本解释

边歌边舞。

一种乐器,即箜篌。

象声词,鼓声。

和谐悦耳的声音。

2kànㄎㄢˋ

基本解释

击鼓。

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87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873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836頁,第22

廣韻》:苦紺切;《集韻》:苦濫切,𡘋音闞──擊鼓也。

又,《廣韻》、《集韻𡘋苦感切,音坎──舞曲名。
玉篇》:和悅之響也。

又,《字彙補》:樂器名。吳競《樂府解題》云:漢武帝滅南粵,祠太乙后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竷,以工人姓侯,故名坎侯。後語譌以坎爲空。

注解

〔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立部

〔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ǎn、k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章、夅、夊

〔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ǎn] ⑴ 边歌边舞。⑵ 一种乐器,即箜篌。⑶ 象声词,鼓声。⑷ 和谐悦耳的声音。 [kàn] ⑴ 击鼓。

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竷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苦感切頁碼173頁,第23

竷繇也舞也。樂有章。从章从夅从夊。《詩》曰:「竷竷舞我。」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口糝反頁碼431頁,第4行,第1

竷繇也,舞也,樂有章。從夅,從章,從夊,《詩》曰:「竷竷舞我。」

鍇注臣鍇曰:「夅猶降也,今作坎,坎假借此。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苦感切古音第八部頁碼929頁,第4許惟賢411頁,第1

竷繇也舞也。

段注繇當作䚻。䚻,徒歌也。上也字衍。謠舞者,謠且舞也。《詩・序》曰:維淸,奏象舞也。武,奏大武也。《禮記・文王世子》、《明堂位》、《祭統》皆云:管象,舞大武。象與大武皆謂《周頌》武篇。鄭注《祭統》云:吹管而舞武象之樂也。《樂記》說武以咏歎淫液,發揚蹈厲竝言。則舞兼歌矣。故其字从章从夊。

从夊。从章。樂有章也。

段注說从章之意。

夅聲。

段注巳上十字今更正。夅聲在九部。與八部合韵。苦感切。八部。

詩曰:竷竷𡔷我。

段注𡔷各本作舞。今依《韵會》訂。《士部》引墫墫舞我。則此當同詩作𡔷矣。今《小雅・伐木》作坎坎。毛無傳。而《陳風》曰:坎坎,擊𡔷聲也。《魏風》傳曰:坎坎,《伐木》聲也。魯《詩・伐檀》作欿欿。疑竷竷𡔷我容取三家。與毛異。

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5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44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47頁
4說文校箋第219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16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75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32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93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0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36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218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174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614頁【補遺】第16830頁
14通訓定聲第55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54頁【崇文】第1813頁
16說文句讀第680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65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47頁,第4字

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竷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