幧
复制幧的意思
幧
qiāoㄑㄧㄠ基本解释
①〔~头〕又作“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巾。
②方言,帽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巾。通称“幧头”a piece of cloth for binding man' s hairs。
幧,幧头也,敛发也。 —— 《玉篇》
2.〈方〉∶帽子hat。
今浙东 宁波、 绍兴,通谓帽曰幧。 —— 章炳麟《新方言》
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801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337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279頁,第7字
音《廣韻》、《集韻》:七遙切;《韻會》、《正韻》:此遙切,𡘋音鍫。
《說文》:斂髮也。
《廣韻》:所以覆髻。
《玉篇》:幧頭也。揚子《方言》:幧頭,自河以北,趙魏之閒曰幧頭。或謂之𢂺,或謂之㡋,或謂之䰎帶,或謂之䰍帶。
《廣雅》:絡頭,幧頭也。
《古樂府・陌上桑》: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幧頭。
例又,《類篇》或作幓。
《儀禮・喪服》〔註〕:以麻自項中而前交於額上,却繞紒如著幓頭焉。
例又,通作綃。
《釋名》:綃頭,綃,鈔也,鈔髮使上從也。或曰帞頭,齊人謂之㡋。
《後漢・向詡傳》:好被髮,著絳綃頭。〔註〕綃,當作幧。
音又,通作帩。
《晉書・五行志》:太元中人,不復著帩頭。又,《廣韻》:七刀切;《集韻》:倉刀切,𡘋音操──義同。
例《類篇》或作㡑。
注解
〔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幧〕字拼音是q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喿。
〔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o] ⑴ 〔~头〕又作“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巾。⑵ 方言,帽子。
幧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七搖切頁碼第254頁,第19字續丁孫
幧
斂髮也。从巾喿聲。
附注鄭珍新附考:「此字數體,《方言》、《玉藻》注作幧頭,《喪服》、《士喪》注作幓頭,《吳越春秋・人臣外傳》作𧝈頭,古《陌上桑》詩作帩頭,蓋皆漢時字。」
幧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00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38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8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22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07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08頁,第4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3930頁,第1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1636頁,第3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197頁,第20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317頁,第8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2605頁,第1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7856頁【補編】第14910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206頁,第6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753頁,第10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31頁,第2字 |
幧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