㧒
字义 反馈

复制

xué ㄒㄩㄝˊ ㄩˋ yuè ㄩㄝˋ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39D2
汉语字典

扌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xue yu yue

xué yuè

RPWY

QJC

DWOA

53082

39D2

[12144534]

㧒字概述

折叠展开

〔㧒〕字拼音是xué,yù,yuè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8画。

〔㧒〕字是左右结构

〔㧒〕字仓颉码是QJC 五笔是RPWY 四角号码是53082 郑码是DWOA

〔㧒〕字的UNICODE是39D2。 十进制为14802,UTF-32:000039d2,UTF-8:E3 A7 92。

〔㧒〕字的异体字是

㧒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1.拼音yù。

2.击。

3.投。

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23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370頁,第1

集韻》:胡決切,音穴──㧒揘,擊也。

又,《唐韻》:于筆切;《集韻》:越筆切,𡘋音䫻──義同。

又,《博雅》:投也。

又,《集韻》:王勿切──與𢯮同。詳𢯮字註。

注解

〔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ué、yù、yu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穴

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㧒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以沼切頁碼234頁,第13

𤔘

異體𦥝、舀

𤔘抒臼也。从爪、臼。《詩》曰:「或簸或舀。」

抭舀或从手从宂。

𦥟

異體𦥨

𦥟舀或从臼、宂。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从爪臼會意。按爪亦聲。或从手从宂,或从臼从宂;按:或體皆从冘得聲。冘舀一聲之轉,篆體誤从宂。抌字與《臨部》訓深擊者形同義別。或曰,皆當从穴,存參。」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以紹反頁碼601頁,第4行,第1

𦥟杼臼。從臼爪聲。《詩》曰:「或簸或舀。」

鍇注臣鍇曰:「會意也。爪,向下取之也。滔、韜、稻之類,音近舀者,皆從此。」

反切………頁碼601頁,第5行,第1

或從手、宂。

鍇注臣鍇按:周官有女舂抭,謂抭臼中米也。

反切………頁碼601頁,第5行,第2

或從臼、宂。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以沼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35頁,第3許惟賢583頁,第5

𦥟抒臼也。

段注《生民詩》曰: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毛云:揄,抒臼也。然則揄者,舀之叚借字也。抒,挹也。旣舂之。乃於臼中挹出之。今人凡酌彼注此皆曰舀。其引伸之語也。

从爪臼。

段注會意。以沼切。今語也。古音讀如由。《釋文》引《說文》弋紹切。音隱巳如此。

詩曰:或簸或舀。

段注此偁或舂或揄也。簸字系一時筆誤耳。舀揄不同。則或許所據《毛詩》作舀。或許取諸三家詩。如毛作革,韓作𦑜之比。皆不可定。

舀或从手宂。

段注从手宂聲也。宂今音在九部。古音當在三部。《周禮・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奚五人。鄭曰:抭,抒臼也。引詩或舂或抭。禮《有司》徹篇。執挑匕柄以挹湆注於疏匕。鄭云:挑讀如或舂或抭之抭。按鄭君注禮。多用《韓詩》。然則《韓詩》作抭。卽舀也。

舀或从臼宂。

白话解释

舀,将臼中物用盛器装出来。字形采用“爪、臼”会义。《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有时扬簸有时盛舀。”

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61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59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54頁
4說文校箋第296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84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02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75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9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0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82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292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40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335頁【補遺】第17097頁
14通訓定聲第108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23頁【崇文】第2489頁
16說文句讀第957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70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98頁,第1字

㧒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beat; to strike, to throw; to pitch, to scoop out to dig out

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㧒(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